为突破业绩增长瓶颈,众多LED照明企业正积极探寻新路径,其中适老化照明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市场。然而,在国内规模达万亿的“银发经济”版图中,专门针对适老化的照明改造渗透率尚不足5%。加之当前该领域仍存在标准缺位等挑战,这片潜力市场需要行业携手共同培育。
“眼下众多照明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业内人士指出,LED企业正努力从价格竞争转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智能照明、人因照明、健康照明代表了行业演进方向,叠加国家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利好,适老化照明等解决方案应时而生、发展势头正盛。
面临外贸环境变动、行业均价下行等压力,LED照明上市公司普遍遭遇业绩增长困境。木林森、佛山照明、欧普照明、阳光照明、三雄极光、国星光电等头部企业去年及今年一季度业绩均出现下滑。业内人士坦言,当前行业竞争日益复杂,如何将照明与快速迭代的AI技术融合,成为业内共同挑战,当前适老化照明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为中国市场的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首超3亿,占比达22%。有企业面向中国老年群体推出照明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传感器与AI算法,甚至能监测老人是否跌倒。照明业提升附加值的进化路径在于“节能+可调光动态照明+ IoT应用及大数据+循环经济+以人为本的人因照明”。其中,“一老一少”(适老化照明、儿童护眼照明)是行业新兴增长点。
“适老化照明蕴含巨大潜力”,周宁强调,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睡眠时间缩短、视力衰退、更关注居住安全。构建无障碍适老光环境需兼顾其生理、心理与居住需求,如大面积均匀布光、防眩光设计,并利用调光、调色、调温功能调节睡眠健康、抑制抑郁情绪,还可通过多设备互联提供增值服务。国星光电刚过去的广州国际照明展也展示了健康照明产品,包括针对老年人视觉退化特性设计的适老照明方案——采用低蓝光+高红光光源,通过减少短波蓝光延缓晶状体黄变,增强红光波段以提升视觉清晰度。
依据国家统计局第五、六次普查及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至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接近30%。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重点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万亿级银发经济市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适老照明本质上是人因照明的细分领域,”其核心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为特定人群的相应活动提供适宜的光环境。当前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对受光对象(老年人)的研究尚不充分,LED行业需依据前沿成果提供精准的“光配方”。在同质化竞争困局中,适老化照明正成为LED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战略方向。
目前,老年群体普遍存在晶状体黄化、瞳孔缩小、光散射加剧三大生理变化:75岁老人眼球透光率仅为25岁年轻人的20%-40%;70岁老人视网膜接收的杂散光量是年轻人的2倍;视网膜感光细胞退化导致褪黑素分泌对光刺激的敏感度下降,扰乱生物节律。据估算,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其中99%选择居家养老,60%居住于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住宅。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高达3万亿元,但照明专项改造渗透率不足5%,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国内适老化照明标准尚属空白,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未设定老年专项参数,致使市场充斥“伪适老产品”。破局之道在于建立光健康临床数据库,量化光照参数与睡眠质量、跌倒率、抑郁评分的关联;开发动态光配方引擎,为不同健康状况(如白内障)定制光谱方案。推动标准与商业模式创新,分级制定无频闪、认知辅助、情绪调节等标准。此外,探索适老照明新模式,通过光照参数与健康指标的数字化联动,推动照明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光健康服务商”转型。
银发经济的照明革命势在必行,只有当一盏灯不仅能照亮空间,更能“照亮”血压、睡眠、情绪等健康数据时,适老化照明才能真正成为LED产业的新蓝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