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日本等“超高龄社会”的困境警醒世界: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养老问题”,更是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乃至文明形态的全方位挑战。
在这场变革中,中国正以“适老化改造”为突破口,探索一条兼顾尊严与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老年人口增速远超总人口增长,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占比从2000年的10.45%跃升至2020年的14.52%。
复旦大学胡湛教授指出,以寿命延长为主导的“顶部老龄化”正取代低生育率的“底部老龄化”,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居家养老占比高达90%,但现有适老化改造仅覆盖1%的老年家庭,99%的老年人面临居家安全隐患。
而老年消费市场规模预计从2014年的4万亿飙升至2050年的106万亿,占GDP比重达33%,如何将需求转化为有效供给,成为关键命题。
中国老龄协会李志宏指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缺位导致市场碎片化,阻碍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专家建议构建“政府补贴+子女支付+企业让利”的多维资金池,探索“1:9”的公共与市场分担模式。
雷军等代表呼吁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优先解决就医、出行等高频场景的“操作焦虑”。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工程。
2025年实施的《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GB/T 45272-2025)首次统一产品设计标准,覆盖卫浴、家电等20余类家居场景。
中国电信推出“爱心热线直连”“方言AI播报”等服务,累计接听老年用户来电170万次;小米、华为等企业开发“一键呼救”“跌倒监测”等智能设备,通过物联网实现居家安全实时预警。
工信部数据显示,超1.4亿台智能终端已完成适老化升级,1924家网站和APP通过适老认证。
浙江“幸福学堂”将数字课堂搬进社区和公交车,惠及万余名老年人;天津武清区通过“火柴人摄像头”等技术,构建隐私保护与健康监护并重的智慧养老社区。
研究显示,提升公园绿地、非租赁住房比例等环境指标,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足力健、金牌厨柜等企业已率先布局,推动“适老产品—智能家居—服务生态”的全链条整合。
WHO提出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正与中国“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深度融合。通过代际互助、志愿服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网务等方式,推动老龄化应对成为全民行动。
中国探索的“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科技赋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新思路。正如日本“超高龄社会”的教训所示,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为迫切。
当“银发浪潮”席卷全球,中国的适老化改造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老龄化社会的终极目标不是“养活老人”,而是让每个生命阶段都能绽放价值。
从家居安全到数字包容,从社区支持到国家战略,这场关乎3亿人的变革,正在书写一部关于尊严、创新与共生的时代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