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加装护栏和抓杆、如厕洗浴区安装扶手、给行动不便的失能老人配置轮椅、护理床……家中的小变化可以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心、舒适。2022年,我市开始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如今不少市民家中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已经完成,诸多老年人从中受益。
“改造后的卫生间太好用了,我再也不用到外面的公共卫生间上厕所了,真的要感谢政府!”家住新城区的李大爷告诉记者,不久前新城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给他家的卫生间做了家庭适老化改造。
据了解,70多岁的李大爷是独居低保老人,他所居住房屋的房龄超过20年,家中马桶一直不好用,请工人疏通的次数已经多到记不清,但治标不治本,每隔一段时间马桶就会出现问题。为了让马桶少堵几次,住在3楼的李大爷经常到家附近的公共卫生间上厕所,而频繁地上下楼梯让其常常感到十分吃力。尤其到了冬天,天冷路滑,去厕所更加让他发愁。2022年,我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实施后,新城区民政局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立即联系第三方机构,在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后,适老化改造工作人员对李大爷家进行了改造。此次改造主要集中在如厕沐浴系统。工作人员为李大爷安装了最新的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马桶,既节省厕所的空间,又方便如厕。同时还进行了厕所管道的改造,马桶也选择了容易清洗的型号,就连马桶盖也选择具有缓降功能的,这样的适老化改造解决了李大爷的如厕问题。
在赛罕区民政社区,73岁的陈老先生家刚刚完成了家庭适老化改造。3月26日,记者与社区工作人员、适老化改造专业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赛罕区民政社区陈老先生的家中做回访。
乌兰察布东路街道民政社区党总支书记何美玲介绍:“为了做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社区通过前期摸排掌握了辖区老年人家庭环境、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困难程度、对适老化改造的急需程度,确定适老化改造的名额。陈老今年73岁,耳背、行动不便,还是低保老人。我们社区还有几位老年人的状况和陈大爷相似,进行改造后他们都表示洗澡、上厕所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对他们来说,政府的适老化改造就是一场‘及时雨’,让老年生活更加幸福。”
关爱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入老年阶段,人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上下楼不便、坐马桶起身困难、听不见门铃的响声等情况时有出现。在我国,居家养老是主流,对家庭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可以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全,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条件。2022年,我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通过实施适老化改造,持续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降低在家发生意外风险,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家庭适老化改造主要为哪些人服务、改造进度如何、改造内容又有哪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从2022年开始全面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以新城区为例,家庭适老化改造主要服务对象为本市户籍中年满60周岁以上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服务更多老年人,新城区结合辖区实际将居家适老化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包括7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家庭。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工作服务中心养老科负责人杜玉荣介绍:“2022年,新城区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服务格局,不断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去年开始,新城区已经为250户家庭提供了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随后,记者采访了承接赛罕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服务信威廉希尔息中心理事长刘利平,他说:“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是专业的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放心、快捷、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2022年9月,我们承接了赛罕区适老化改造项目,截至目前,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适老化改造评估近80户,改造40余户。目前入户评估和改造工作还在继续。”
刘利平理事长介绍,居家适老化改造设备主要包括淋浴椅、适老椅、拐杖、扶手、闪光振动门铃、助听器、护理床等,帮助老年人实现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具器具适配,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优质规范、便利可及的养老服务。接受改造的房屋要符合质量安全相关标准,老年人应当拥有产权或长期使用权,且近期没有纳入拆迁规划。如果改造项目较多,需要老年人临时迁出的,还要有自行在他处临时过渡的条件和能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先后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等20多个惠民利企政策文件,明确了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并从土地、税费、场所、运营奖励、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助餐、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配套体系。3月27日,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晒出了我市一季度养老服务“民生账单”,种种暖心变化见证着我市老年居民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呼和浩特市财政下达各项养老服务资金共计6909.55万元。其中:为全市6.8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下达自治区高龄津贴4136万元;为全市享受城乡低保的70到79岁经济困难老年人下达自治区级养老服务补助资金839万元;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购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为全市3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拨付市本级补助资金781.05万元;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拨付1153.5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用于建设2154张家庭养老床位和对1390人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随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困难老年人家庭、独居老年人家庭可以享受到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提升老年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